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作为三国文化主题博物馆,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是全国现存唯一君臣合祀的祠庙,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三国圣地” ,七十年来武侯祠博物馆在文博事业,文化产业和文旅融合等领域都取得了长足发展。
新中国成立,古祠欣逢盛世,开启崭新华章。尘烟淘尽千载去,文墨星辰伴江流。
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为祖国献礼,特推出《守望·传承-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文博成果展》。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三国风云时代不足只为中华历史长河之一瞬,却是一个革故鼎新,英雄辈出的时代。武侯祠宁静致远的人文情怀,为民族精神的“寻根溯源”提供了脉络和线索,也融汇了人们对蜀汉先哲的缅怀和对英雄豪情的追忆。
带着这种“寻根”精神,明德书院院长李厚德先生一行在成都进行了一场文化韵味浓厚的“武侯祠”溯源之旅,他们祭拜汉昭烈帝,汉先主刘备,为刘备匡扶汉室,复兴汉文化等在历史上的伟大功绩,致以后人崇高的敬意。

武侯祠坐南向北,祠内绿树成荫,珍惜草木随处可见,旱莲,紫薇,凌霄,白果等花木将院落装点的幽静清雅,彰显出浓郁的文化氛围。
李厚德先生一行穿过琴楼来到拜殿,面对圣人,敬之仰之;曾往关庙,拜之谒之。
作为新时代的儒商,以先圣为范,把讲信用,重义气作为经商治企必要坚持之原则,这也一直是明德书院所倡导的商道文化。李院长表示:明德书院定位国学商道课程专家,立志成为中华商道文化传播的领先品牌,为了更好地传播国学商道文化,重温历史伟人的人生经历和远大志向,前来学习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一千多年的深厚积淀,凝聚在近七十年来发展的日新月异中。在古朴久远的历史建筑里,现代与过往相遇,历史用时间书为我们写出一段又一段赫赫有名的传奇。
峥嵘岁月历历在目,兴盛图景犹为可追。
奋斗在新时代,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在文物保护,藏品征集,陈列展览,学术研究,景观提升,文创产业和智慧博物馆建设等方面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李厚德先生通过全面了解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十分彻底博物馆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公认的三国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和成都替代城市文化名片为社会发展的注入活力的实质。
明德书院的院训是“明道优术德行天下”。明德书院创办之初心是为弘扬传统文化,首次发现,提出国学商道课程,致力用国学智慧经营企业。院长李厚德切实地把“传播”中华商道文化”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始终以身作则,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同时不断到各地古典名胜进修学习,致敬先师,传承智慧。
“时光荏苒,岁月激荡。转眼间,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又伴随新中国成立以来高速发展的步伐走过了七十年激情澎湃的奋斗历程。七十年筚路蓝缕,七十年风雨兼程,在历史的丰碑上铭刻下辉煌的荣誉和动人的掠影,充盈着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无私的家国情怀。
在拜谒成都武侯祠博物馆过程中,明德书院院长李厚德先生着重突出:古人的智慧结晶是宝藏,明德书院要挖掘这样的宝藏,并且要利用这些宝藏更好地运用到现实中。明德书院正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扛起“培育新儒商,共筑中国梦”的大旗,力求在弘扬中国精神,传播民族文化的宏伟事业中谱下新的篇章。
我们相信,明德书院必将在李厚德院长的对准下,不忘初心,深耕基层,守土尽责,敢于担当,将明德书院的发展同国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事业的蓝图紧密相连,最大程度帮助企业家“修心开智明商道,齐家治企传基业”,为国学儒家传统文化的复兴带来更多诚恳且有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