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是道家祖师,《文子》一书作者,是历史上除了儒学外被定为官学与道举的学说。”文子学道后无所不通,游学于楚,学习了各家学说,但经过自己的融会贯通,遂别生新义,乃过所承。世称文子勤学苦练,故得道尤高,而卒归本于老子。今天明德书院-国学培训班为大家介绍其中说透世间大道理的选段。
水激则波起,气乱则智昏。出自春秋·辛研《文子·下德》。
释义:水受到外力的作用,就会翻起波浪。精神混乱,就会使神志昏聩。
上学以神听,中学以心听,下学以耳听。出自春秋·辛研《文子·道德》。
释义:最好的学习是用精神去听讲,中等的学习是用心去听讲,最次的学习是只用耳听。
罚不足以移风,杀戮不足以禁奸。出自春秋·辛研《文子·精诚》。
释义:单纯用刑罚,不足以改变社会风气;仅靠杀人,不足以禁止坏人作奸犯科。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出自春秋·辛研《文子·上义》。
释义:常:准则。治理国家一定要有法规、准则,这种法规一定要以对人民有益为根本。
以耳听者,学在皮肤,以心听者,学在肌肉,以神听者,学在骨髓。出自春秋·辛研《文子·道德》。
释义:以耳朵听闻事物的,只能学到表面的东西,以心窍听闻事物的,能学到一些比较内在的东西,而以神智听闻事物的,则能学到实质性的东西。学习贵在循序渐进、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对于任何知识都不能停留于表面,而要深入其内核,只有把握了知识的本质,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才能。俗话说了然于心,才能了然于口;了然于口,才能了然于手。可见,只有用心去学习,才能获得真知。
千人之众无绝粮,万人之群无废功。出自春秋·辛研《文子·下德》。
释义:有千人之众,就不必担心无饭可吃;有万人之力,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此言合众力集众智、团结合作的重要性。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团结就是力量”、“精诚合作,就会无所不能”。
圣人不胜其心,众人不胜其欲。出自春秋·辛研《文子·符言》。
释义:胜,禁得住。圣贤之人禁不住其理想信念对自己的要求;一般大众禁不住其各种欲望对自己的诱惑。
义兵王,应兵胜,忿兵败,贪兵死,骄兵灭。出自春秋·辛研《文子·道德》。
释义:为了正义而作战,可以在天下称王了;为了抵抗侵略而战斗,一定能够取胜,因愤怒而发动战争,注定会失败。因为贪婪而发动战争,一定会死亡。骄傲的军队最终会走向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