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总共3229卷,是我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二十四史的内容非常丰富,记载了历代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事迹。明德书院-国学培训班精选其中精致有内涵的佳句,供大家品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钟繇华歆王郎传》十三卷。
释义:对于看不懂的书,多读几遍,它的含义自然就明白了。
常胜之家,难以虑敌。出自南朝·范晔《后汉书·臧宫传》。
释义:经常胜利的人很难做到对敌人有所顾虑。
年虽晚暮,志力如壮。出自宋·旧唐书《旧唐书·孟诜传》。
释义:年纪虽然已进入老年,但是意志和精力仍如从前一样健壮。
不虑前事之失,复循覆车之轨。出自南朝·范晔《后汉书·窦武列传》。
释义:不去思虑过去发生过的事情,从中总结失败的教训,就会重蹈覆辙,再次发生同样的错误。
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桴鼓之急,则忘其身。出自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释义:援:执,拿。桴:鼓槌。将领在接受命令当日,就需要忘记自己的家庭;在军队中执行纪律的时,就不能顾念自己的亲人;击鼓作战危急存亡的时刻,就要忘掉自己。
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出自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释义:当货物的价格很贵的时候,就要像粪土一样尽快抛售;当货物的价格很低的时候,就要像买珍宝一样买入。
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出自南朝·沈约《宋书·宗悫传》。
释义:以乘风破浪万里行形容人的远大志向。
神虑淡则血气和,嗜欲盛则疾疹作。出自宋·宋祁《新唐书·裴潾传》。
释义:精神上思虑的东西少,人的气血就平和;而嗜好的欲望太多,就容易发生疾病。
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出自唐·房玄龄《晋书·戴洋传》。
释义: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顺从某人或某事物,就会兴旺;违背某人或某事物,就会灭亡。
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周瑜传》。
释义:传说中的蛟龙,得到云雨相助,即可离开池中腾飞。比喻有本事的人,一旦遇到好时机,就能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