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林玉露》此书分甲、乙、丙三编,是宋代的一部文言轶事著作,此书对南宋偏安江左深为不满,对秦桧乞和误国多有抨击,对百姓疾苦表示同情,对文学流派,文艺思想,作品风格,作过中肯而又有益的评论。今天明德书院-国学培训班带大家品读一下这部著作里面的截选。
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一天一枚铜钱,一千天就是一千枚钱。日久天长,用绳子也能把木头锯断,用水滴也能把石头滴穿。现用来比喻做事情要坚持不懈。
人之受用,自有剂量,省啬淡泊,有久长之理,是可以养寿也。
受用:需要。淡泊:清淡寡味。人这辈子需要的,一定是有限量的,清单的饮食,才能才能常葆健康,才可以长寿。
士大夫若爱一文,不直一文。
罗大经认为,士大夫若贪图蝇头小利,不仅品格卑下而且毫无价值。“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阶层。最早提出“士”的理论标准的是孔子。
学不必博,要之有用:仕不必达。要之无愧。
学问没必要太博大,主要是有用;为官不一定非发达,主要是无愧于心。
百姓不可一日有此色,士大夫不可一日不知此味。
此色:菜色。此味:菜味。不要让百姓有一天脸上有菜色,也不能让士大夫哪一天不知道菜的味道。这句话是说明上层人应多体恤下层人民。
学不必博,要之有用。
学识不一定要有多么渊博,最重要的是能够学以致用。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有成就的人都不可能自由自在,自由自在的人都不是有成就的人。
人皆以饥寒为患,不知所患者正在不饥不寒尔!
人们都把饥寒看成是可怕的,其实可怕的正是在不饥不寒的时候,人们容易干出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来。
始于思,终于无思,非不思也,不待思也。
做事情开始的时候要思考,到最后就不用思考了,不是因为不思考,而是无需再去思考了。
心无愧怍,则无入而不自得;心无贪恋,则无往而不自安。
愧怍:惭愧。心里没有惭愧的事情,无论在哪里都能够悠然自得;只有心中没有贪恋的事情,无论在哪里都能够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