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820898

国学商道课程
用国学智慧经营企业

修心开智明商道,齐家治企传基业

关闭
立即预约学习顾问
提交报名信息

报名成功即赠送「明德书院专属定制国学十二子」书籍一套

首页 行业资讯 新闻详情

明德书院:“老子”的成功之道

来源:明德书院 作者: 日期:2018-10-29 11:09:49

  伴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科技的更新与进步,很多人都无法跟上日新月异的变化,为什么自己不能向别人一样成功,总是比别人慢一步。明德书院:很久之前老子就已经告诉了我们,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采取顺应自然的态度,做任何事情都是从小到大,由少到多,由易到难的。

  以无为的态度去有所作为,以不生事的方法去处理事物,以恬淡无为当作有味。大生于小,多起于少。处理问题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实现远大的目标要从细微的地方入手。天下的难事,一定从简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一定从细微的部分开端。因此,有“道”的圣人始终不贪图大贡献,所以才能做成大事。那些轻易发出诺言的,必定很少能够兑现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势必遭受很多困难。因此,有道的圣人总是看重困难,所以就终于没有困难了。

  不要骄傲自满、要谦虚谨慎

  老子善于用辩证法思想作用观察和处理社会生活的原则,很多人往往贪图眼前的利益,急功近利,这未必是好事。老子告诫人们,要开阔视野,要虚怀若谷,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但是如果不考虑客观情况,一味蛮干,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所以有:“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一个人要成就事业,要反对自见、自是、自伐、自矜。不要骄傲自满、自以为是,才能有所成。

  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

  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六十四章》)从“大生于小”的观点出发,老子进一步阐述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说明“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之类的远大目标,都是从“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为开端的,形象地说明了大的东西无不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的。同时也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一番大事业。从上学开始,我们就知道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格言,但是真正理解并且做到的又有几人呢?

  持之以恒,永恒不变的话题

  老子在几千年前就说到:“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人们做事情,总是在快要成功时失败。很多人做事往往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管做什么事情,如果不能坚持,也不可能成功。苏轼是公认的大才子,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别人都认为他是天才,但他却说:“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伤仲永的故事也告诉我们,如果不努力,不坚持,最后也只能“泯然众人矣”。老子告诫我们:“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首先从小事做起,并持之以恒!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立即申请体验课程

×
您的职位

您希望解决哪些问题?

×
×

恭喜,您已报名成功!
小蝉会安排专人尽快和您联系!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