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五十四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中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同时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巨著。下面明德书院国学培训:为大家分享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内容。
不赏私劳,不罚私怨。
私劳,指对自己有恩劳之人。私怨,指跟自己有怨恨之人。执法时不能枉法让那些对自己有私恩的人无功受赏,也不能让那些跟自己有私怨的人无过而受罚。这句话说明强调赏罚要依法而行,不能凭个人恩怨,即公私要分明、赏罚要公正。
善为国者,赏不僭而刑不滥。
为国,治国。僭,僭越、超越本分。善于治国的人,奖赏不超越本分应得,刑罚不乱不滥。这句话说明治国要赏罚得当,才能使人心服、天下治。
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
战争就像火一样,如果不知停止,就会像玩火不止而把自己烧死。这句话说明发动战争要慎重,要注意节制,否则会祸及自身。
同罪异罚,非刑也。
非刑,不是刑法的原则。犯同样的罪,处罚却有不同,这不是刑法的原则。国学培训:这句话说明应该同罪同罚,执法应该坚持同一个标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样,法才能发挥它作为法的作用。
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要做成功的人最重要的是德行高尚,以德服人;其次是,为国为家建立事功,能施展才能树立功业;再其次,是个人的文学造诣,能够著书立文,如果能以好的诗书文学以传后代,便是永远的不朽了。
君子非无贿之难,立而无令名之患。
君子不为没有财富而担忧,而应为长大后立不起美名而担忧。
不备不虞,不可以师。
备,准备。虞,预料、谋划。师,出兵。没有准备,没有谋划,是不能出兵的。
战争中做好充分的攻守准备、进行周密的攻守谋划的重要性。今天我们说“不打无准备之仗”,正是此义。
大义灭亲。
为了维护正义而不顾亲情私情。这是执法无私的最高境界,在中国历史上虽然真能做到的人并不多,但这是一种司法公正的理想,无论何时我们都还是要大力提倡的。
宁我薄人,无人薄我。
宁,宁可。我,指我军。薄,通“迫”,迫近。人,指敌人。无,不要。宁可我军主动逼近敌人,不要让敌军逼近我军。这句话说明战争中要掌握作战行动的主动权,不要被敌人牵着鼻子走。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辅车,车轮的两条直木,以增强轮辐的承重支力,一说是指面颊。车,指车子,一说指牙床骨。辅与车相互依存,嘴唇没了,牙齿就要受寒。国学培训:这是虞国之臣宫之奇劝谏虞侯不可借道给晋侯灭虢时所引用的古语,阐明的是弱小邻国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