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有言:“凡论人,通则观其所礼,贵则观其所进,富则观其所养,听则观其所行,止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喜之以验其守,乐之以验其僻,怒之以验其节,惧之以验其持,哀之以验其人,苦之以验其志。八观六验,此贤主之所以论人也。”古人总结的“八观六验”是专门用于识人辨人一种方法准则,是贤明君主选拔人才的准绳,在今天仍然能够适用。下面明德书院就为大家一一解读“八观六验”具体是什么。
一、八观
1.通则观其所礼
当一个人成功的时候,看他对什么人礼遇,即有地位时是否趾高气扬,蛮横无礼。
2.贵则观其所进
当一个人处于显贵地位时,看他推荐的是哪些人。
3.富则观其所养
当一个人富有的时候,看他都把钱花在什么上面,即富足之后他结交什么样的人。
4.听则观其所行
当一个人听取别人意见的时候,看他采纳了那些内容,即听他们所言之后看他做不做,如何做。
5.止则观其所好
当一个人闲下来的时候,看他喜欢做的事情,即看他业余时间追求崇尚什么,有什么兴趣爱好。
6.习则观其所言
熟悉一个人后听听他说的是什么,和最初时候说的内容是否一致。
7.穷则观其所不受
当一个人贫穷时,观察他拒绝什么,即穷困之时看其是否拒绝非分之财。
8.贱则观其所不为
地位低下的时候,要看他不去做什么事情,看其是否拒绝非义之事。尽管地位低下,决不做有损人格之事。
二、六验
1.喜之以验其守
让一个人得意,检验他是否忘形,继续保持节操。
2.乐之以验其僻
让一个人高兴,检验他是否不变操守,是否邪僻不正。
3.怒之以验其节
让一个人发怒,检验他控制能力如何,是否有气度。
4.惧之以验其持
让一个人恐惧,检验他是否会坚定自己的立场。
5.哀之以验其人
让一个人哀伤,检验他的为人,是否仍有仁爱之心。
6.苦之以验其志
让一个人痛苦,检验他是否仍有志气。
《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的主持下集合门客们所编撰的一部名著。它集合了中华民族许多有才之人的智慧结晶。明德书院:此“八观六验”准则是古人总结出来的识人标准,在今天仍具有指导意义。学习古人智慧,传承国学经典,明德书院持续为大家分享古哲先贤的真知灼见,领悟为人之道,提升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