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书在古代,其价值比黄金还要贵重,国学培训:现在能记起的医书想来便是《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和《伤寒杂病论》。而今天,明德书院要和大家聊的便是古代医书之首的《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不仅仅是一部经典的中医名著,更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文化巨著,以生命为中心,从宏观角度论述了天、地、人之间的相互联系,讨论和分析了医学科学最基本的命题——生命规律,并创建了相应的理论体系和防治疾病的原则和技术,包含着哲学、政治、天文等多个方面学科的丰富知识,是一部围绕生命问题而展开的百科全书。
黄帝内经之所以被标为四大医书之首,不仅是因为它是我国医学宝库中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同时还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可以说黄帝内经在古代将此类学科概念提出,并对其作出分类,用于实践,得于证实,为后世诸多医书奠定了较高的起点,为后世医学理顺脉络。而后世医师根据自身实践经验及体系再次补充进去,因此,黄帝内经在古代可以说是一本未完本的医书,因而产生诸多版本。
《黄帝内经》是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第一部中医理论经典,医家之宗群经之祖。下面由明德书院国学培训:为大家分享黄帝内经里面的精华内容。
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
【译文】味厚的有泻下作用,味薄的有疏通作用。气薄的能够向外发泄邪气,气厚的能助阳发热。
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译文】过喜能伤心,但恐可以抑制喜;热能伤气,但寒气可以抑制热;苦味能伤气,但咸味可以抑制苦味。
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
【译文】从日落到半夜,自然界的阴气是阴中之阴;从半夜到清晨,自然界的阴气是阴中之阳。所以人的阴阳之气也是如此。
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
【译文】精仰赖水谷清气的补养,形体仰赖饮食五味的补给。饮食经过生化生成精,精气化后来充养形体。
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译文】心志闲淑,私欲很少,心情安宁,没有恐惧,形体虽然劳动,但不过分疲倦。国学培训:真气从容和顺,每个人的希望和要求,都能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