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种思想百家齐放,虽然从汉武帝开始就独尊儒术,但是其他各家也并没有被完全消灭、而不自觉地就成为了统治者治国的工具方法,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就是典型的例子,正因为他的思想,统治者才位尊权重、有威慑力,统治者会处势和借势、才能稳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才会创造出历史上那么多繁荣时期,韩非子的学说同样适用于现代的企业管理。
法家认为,势是与法、术并列的治国要素之一,而且,势还是保证法和术得以顺利实施的条件。一个人仅有贤能是不够的,还得有“势”,不然就无法让不肖者服从,无法保证组织的良性发展。企业领导者必须具有绝对的权威,才能够顺利实施管理企业之法与术。为使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真正能够落地,管理者也应因势利导,利用赋予的权力,用以身作则和自身的修养来建立“势”,在推行企业制度时,一定要采用以法为本,还要学会“处势”与“借势”的管理方法。
企业管理者,既要拥有管理权力,更应具备领导者“气势”。首先要明白和了解自己所在之位的定位,明确所在管理角色责、权、利。管理层应按照公司的文化践行日常工作、明确企业制度,以身作则、依照制度行事,钻研业务,公正待人,依照公司价值观评判事务;管理者要擅长沟通,善用制度,奖惩并济,在制度面前铁面无私,决不妥协。只有具备了上述因素,才能够成为一个好的管理者,成为一个受员工尊重的管理者。才能建立起“势”。
现代企业中,企业文化建设、推行以及制度的全员践行也必需要“借势”,借助已经树立的管理权威,上行下效。在一个管理团队中,管理者身先士卒,严格恪守企业文化,按照企业价值观作为行事的准则,并且按照企业制度规范自我工作行为,同时按照制度的原则奖罚分明,当全体管理者能够成为企业行为的楷模,全体员工才会逐步养成正确的工作习惯,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才能像空气一样渗入到企业内部的方方面面。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所以会出现“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管理者自身不正,不能以身作则。只有管理者率先垂范,方可服人。在联想集团,任何规章制度一旦公布就必须坚决地执行,如果有人违反规定,就要自觉地去执行惩罚条例,概无例外。
管理者一定要学会智慧用“势”,因为它是推行“法”的工具和手段,是贯彻“法”、让企业制度强大的推手。企业管理者应善用管理角色,不断的“处势”和“借势”,以身作则,因势利导,常抓不懈,才能够将制度和文化深植人心,这样制度和文化才能进一步落地。他的管理理论对现今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我们要学习他的管理理论脉络,用现代管理学视野去认识、理解、借鉴和利用,真正做到古为今有、古为今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