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820898

国学商道课程
用国学智慧经营企业

修心开智明商道,齐家治企传基业

关闭
立即预约学习顾问
提交报名信息

报名成功即赠送「明德书院专属定制国学十二子」书籍一套

首页 行业资讯 新闻详情

为什么企业家们需要国学培训

来源:明德书院 作者: 日期:2018-07-17 15:28:58

一 流星式企业的困局

毕淑敏在《风的亲睐》中写道:一个没有方向感的人,如何行走呢?看看醉汉就明白了。踉踉跄跄,东倒西歪,胡乱地嘟囔着,没有人知道他要到哪里去,更不知道它的归宿在何方——这种精神的吉普赛人,众生流浪在灵魂的荒原。

企业也是如此,没有文化内核作为精神支撑的企业,即使一时成为行业的弄潮儿,也会因为没有明确的航向与指引,而无法凝聚舵手,更无法在百舸争流中遥遥领先,到达胜利的彼岸。

很多中国企业的发展轨迹就如流星一般,在释放一闪而逝的光芒之后,黯然陨落,即流星现象。

这让中国式老板着急上火,却找不到原因,更找不到良方。

然而,真的无因无解吗?

有时,不过是“踏破铁鞋无觅处”,解惑良方其实就在影响我们每个人一生的东方文化中。

二 海航、方太——中西融合,以道御术

海航集团董事长在关于企业文化的演讲时说,进海航的第一课就是要听他本人开讲《人道,做人的学问》,之后要阅读《中国传统文化导读》,高级管理干部都要读《大学微言》。

这是强制的文化,听不听都要推行,而且定期规定学习,还让员工定期写读书心得,只能手写,不能打字。海航10万员工都会被同仁共勉十条。法国莱茵航空的员工培训完后,集体用法文背诵。

方太全公司15000名员工,哪怕刚刚入职的90后,每天上班做的第一件事都是15分钟的“读经一刻”,《弟子规》、《论语》、《大学》、《中庸》……

在如此“刚性”的市场竞争中,长期以来,“狼性文化”备受推崇。以“润物细无声”为特征的国学文化,如何在一个个“狠角色”中有一席之地,甚至赫然屹立、傲视群雄呢?

海航2015年首次登榜《财富》世界500强第464位,2017年跃升至第170位;方太集团2017年在专业厨电领域率先成为第一家营收破百亿的企业。就是最好的证明。

而这两家名企,正是坚持以国学文化治企,“中西合璧,以道御术”的典范。

三 无文化,不名企

在中国能迅速崛起,轰动一时的企业有很多,却多数只能维持短暂的瞩目,很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黯然败北。

究其原因,或是没有搭建企业文化的意识——航行无向,或是找不到企业的精神内核——盲目复制、水土不服。

无论是没有企业文化,还是企业文化不受认同,造成的后果都是可怕的。

——员工没有统一规范,一盘散沙;

——领导没有内心认同,军心涣散;

——企业没有核心信仰,早晚败北。

无文化,不名企!

“一流企业做文化,二流企业做项目,三流企业做生产”、“企业竞争,终究是企业文化的较量”。这已逐渐成为共识。

搭建适合自己的企业文化,这是企业保护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

企业文化学的奠基人劳伦斯·米勒说过,今后的世界500强企业将是采用新企业文化和新文化营销策略的公司。

四 国学在“狼性”市场中突围

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才是适合自己、认同度高的文化?以“润物细无声”为特征的国学文化,能在“狼性文化”中有一席之地吗?

南航董事长陈锋在接受财经作家苏小和的采访时,说,在各项事业中,制度不能解决全部问题,还需要治理。如何治理?中国古人讲“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治理就是管人,管人就是管心,这是东西方治理的最高境界。……正是由中国文化精粹中人道做人的学问和启发大聪明的方法构成了中西合璧的海航文化的基础,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海航的治理干部。

方太茅忠群在一次采访中回答“推行传统儒家文化会不会跟现在这个技术飞速的不确定时代产生隔阂?”时,也说:为什么2000多年以前的文化,今天我们仍然可以用它?再过2000年,它依然可以适用?因为它是跨越时空的。所以不管环境怎么变,技术怎么变,跟文化没有关系。

的确,国学文化以“柔”著称,因此很多企业家轻易的就将其忽视,真真是“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西方重理性,东方重人情。在情义社会,用东方国学凝聚人心,才更接地气。

国学是本土企业文化的灵魂之源,运用国学中的道德文化力、柔性管理力,才不会水土不服。

要想避免企业的流星现象,企业家要像行业领袖一样,“内休中华传统文化精粹,外容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以“德治”融合“法治”,最终走向“心治”,用一流的东方国学智慧,打造一流的落地企业文化,成就一流的实力名企!

立即申请体验课程

×
您的职位

您希望解决哪些问题?

×
×

恭喜,您已报名成功!
小蝉会安排专人尽快和您联系!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