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820898

国学商道课程
用国学智慧经营企业

修心开智明商道,齐家治企传基业

关闭
立即预约学习顾问
提交报名信息

报名成功即赠送「明德书院专属定制国学十二子」书籍一套

首页 行业资讯 新闻详情

《道德经》原文+译文+解析+故事(第七、八章)

来源:明德书院 作者: 日期:2018-07-16 09:58:27

  第七章:天长地久

《道德经》原文+译文+解析+故事(第七、八章)

  原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释义:

  天长存,地久在。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天地不为自己而生存。因此,圣人先人后己,却能赢得众人的拥护,被推为至圣先师,不正是因为没有私心才得以成就的吗。

  解析:

  《阴符经》中说:“天之至私,用之至公。”大公与大私本无一定的界限,大公无私到极点,即是大私。不过,这样的大私,也可以叫他作大公了。因为大小粗细,公私是非,推理到了极点,就无一定的界限与标准了,而且所有这些界限与标准,都是人为地制定。

  天地能长且久而生长万物,以人类视角去看时,只是从万物个体、小体的生命角度去看,好像觉得有生又有死,是很不幸的事。但以天地的视角来看来说,生生死死,只是万物表层形相的变相。万物与天地本来便是一个整体、同体的生命,万物的生死只是表层现象的两头,天地的能生能死的功能,并没有随生死变相而消灭,它本来便是一个整体的大我,无形无相,生而不生,真若永恒似的存在。

  因此懂得这一点的圣人,能做到效法天地的法则立身处事,去掉自我人为的自私,把自己假相的身心摆在最后,也就没有理由再去过分自私了。

  表面看来是外忘此身而不顾自己,其实是自己把自己身存天下的最好安排。

  故事:

《道德经》原文+译文+解析+故事(第七、八章)

  三国名将周瑜,早年曾在袁术手下当的居巢长(县长),时逢灾年,百姓生活叫苦不堪,身为当地父母官,周瑜很着急,自己一时之间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后听说附近有个财主叫鲁肃,乐善好施,于是登门拜访。刚寒暄一会儿,周瑜就直表来意,说要借粮。鲁肃也是爽快之人,直接将存粮送了一仓。当我们初遇谈得来的陌生人时,脸上尽是相遇恨晚之意,行动上恨不得多为他做些事,巴不得他来麻烦自己。只不过这种感觉一生也没有几次。

  周瑜深受感动,后来当上将军之后,不忘鲁肃恩德,将其推荐给了孙权,鲁肃也有了一个更大的施展自身抱负的平台。

  如果当初周瑜心不为民所系,如果鲁肃当初情不为友所倾,只知道顾着自己,根本不会有任何机会在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里青史留名。

  第八章:上善若水

  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道德经》原文+译文+解析+故事(第七、八章)

  释义:

  修养高的人就像水一样。水滋润养育万物,与世无争。身居众人所厌恶的卑湿之地,所以更接近于得道。所居之处总是亲和卑下的土地,思想总是保持深藏不露,交往总是倾向仁爱,言谈总是恰守信义,从政总是维护安定,办事总是喜欢干练,举动总是切合时宜。正是由于它与世无争,所以才不遭到怨恨。

《道德经》原文+译文+解析+故事(第七、八章)

  解析:

  水在中国文化中是智慧的象征,智者乐水。《孙子兵法》中说:“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400多年前,日本有一个大将军名叫黑田孝高,他也曾总结出关于水的五条法则,可进一步帮助我们理解“上善若水”。他说,水可以:

  自己活动,并能推动别的水,这就给我们启发,如果要影响身边的人,首先自己要行动起来。

  不断为自己寻找进路。水要流动,不断寻找自己的方向和路径。

  遇障碍而能激起百倍努力。水遇到障碍时,能激发出百倍的努力,那时候它的潜能被激发出来了。

  自洁且能洗涤污浊、清浊皆容。自己清洁,并能使别人清洁,而且无论清浊,都能包容。

  洋洋乎允满大海,发而为云,结而为雨雪,化而为雾,凝而成晶莹之冰,终不失其性。变化再大,水也没有失去自己的本性。

《道德经》原文+译文+解析+故事(第七、八章)

  故事:

  一年轻人创业被伙伴出卖,人财两空,一时想不开去请教禅师。

  禅师将他带回家中,让他从地窖里搬出一块偌大的坚冰。年轻人虽然百思不得其解,但还是照做了。冰块搬出来后,禅师对年轻人说:“用力砍开它!年轻人拎起斧头便砍,却只能在冰面上划下一道细微的印记。年轻人又抡起斧头,全力劈凿——对着掉落的些许冰屑,他放弃了。

  禅师不说话,将冰块放到铁锅中煮。不一会儿,冰块慢慢融化。禅师问:“你从中领悟什么了没有?”

  年轻人说:“要搞定这块冰,我不该用斧头劈,得用火烧。”

  禅师听了直摇头。年轻人面露难色,鞠躬请教。

  禅师终于不卖关子了,说到:我所让你看到的,是人生里的七种境界

  冰虽为水,却比水强硬百倍。越在寒冷恶劣的环境下,它越能体现出坚如钢铁的特性。这是成功人生的第一种境界——百折不挠。

  水化成气,气视无形。若气在一定的范围内聚集在一起形成聚力,便会变得力大无穷,动力无比。这是人生的第二种境界——聚气生财。

  水净化万物,无论世间万物多脏,它都敞开胸怀无怨无悔地接纳,然后慢慢净化自己。这是人生的第三种境界——包容接纳。

  水看似无力,自高处往下流淌,遇阻挡之物,耐心无限,若遇菱角磐石,即可把菱角磨园,亦可水滴石穿。这是人生的第四种境界——以柔克刚。

  水能上能下,上化为云雾,下化作雨露。汇涓涓细流聚多成河,奔流之时从高往低,高至云端,低入大海。这是人生的第五种境界——能屈能伸。

  水虽为寒物,却有着一颗善良的心。它从不参与争斗,哺育了世间万物,却不向万物索取。这是人生的第六种境界——周济天下。

  雾似飘渺,却有着最为自由的本身。聚可云结雨,化为有形之水,散可无影无踪,飘忽于天地之内。这是人生的第七种境界——功成身退。

  人之所以有素质能力的悬殊、喜怒忧患哀乐的侧重,善恶是非判断标准的不同,皆因各自境界不等罢了。

立即申请体验课程

×
您的职位

您希望解决哪些问题?

×
×

恭喜,您已报名成功!
小蝉会安排专人尽快和您联系!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