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是“兵圣”孙武所著的中国古代军事名著,号称“兵法之祖”,是现存最早的兵书,历来备受推崇,研习者辈出。
英国空军元帅约翰·斯莱瑟说:“孙武的思想有惊人之处,他的箴言就好像刚写出来一样。”
历来多年,我们不难发现,许多企业家对《孙子兵法》也推崇备至。
“经营之圣”松下幸之助毫不夸张的说:“《孙子兵法》是天下第一神灵,我们必须顶礼膜拜,认真背诵,灵活运用,公司才能发达。”
日本首富孙正义将《孙子兵法》当作信仰,曾豪言道:“如果没有《孙子兵法》,就没有我孙正义。”
号称“汽车大王”的美国福特汽车公司老板罗杰史密斯也公开表示:“我成功的法宝就是《孙子兵法》。”
那么,《孙子兵法》究竟有何厉害之处,让海内外商界名流都如此推崇?
在战略上,二者都需要制定一定的方针、政策、计谋等,来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而从制定目标到实行战略的过程中都会消耗一定的资源,并产生对抗和竞争。
其实“战略”一词本身就源于军事,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才逐渐广泛地运用于军事以外的领域。
直到1962年由美国的学者钱德勒在《战略与结构》一书中将战略定义为:
“确定企业基本长期目标、选择行动途径和为实现这些目标进行资源分配”。
在军事领域中,通常有三种层面的胜利,分别是:战术层面、战役层面、战略层面。
虽说一场伟大的战略也需要分解成一场场关键的战役,战役的胜利也需要具体、巧妙,能打胜仗的战术指导。
而在如今的经济领域中,企业家要抓住的根本就是“聚焦战略”。
这是企业家读《孙子兵法》一定要把握的一条核心原则。
“孙子最基本的哲学信条是,如果你能否仔细规划好你的战略,那么你就能获胜。”
从这里我们就能分析出:《孙子兵法》并不是写给士兵的书,也不是一本简单的战教手册。
当今社会,我们读《孙子兵法》,就是为了学会“战略性思考”。
于个人而言,“战略性思考”可以是跳出事务性般重复的生活,站到一个较高的层面重新梳理人生。
于企业来说,“战略性思考”可以理解为“长期计划”,包括企业的全局性、长远性、抗争性、纲领性等多方面规划。
可想而知,若是战略出现问题,战术执行得再如何卓越,也将和企业愿景南辕北辙。
因此,读《孙子兵法》一定要从战略层面上读,才不枉负这一本绝世佳作。
在《孙子兵法》中,我们不难分析,“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是最高层面的战略。
孙子作为一介将军,其追求的便是胜利,甚至是不用作战就能拥有的胜利。
“不战而胜”的全胜思想,是《孙子兵法》中的精髓,这对于世界上各行各业的人来说都具有着极大的有吸引力。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孙子兵法》几乎超越了世界上所有的军事著作。
它跳出了战争看战争,就像是商海中的企业一样,跳出竞争看竞争,才能拥有长久发展。
尼克松曾经写过一本书,叫做《1999不战而胜》,便是源自于《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
当然,现代企业家不仅需要拥有全局性的“战略性思考”,还需要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使命、愿景,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有未来的企业家。
《孙子兵法》中蕴含着大量的“战略”智慧,当今人士“拿来主义”也并非什么坏事,稍加消化也能成为自己的智慧。
而智慧就潜藏在这本古籍之中,却奈何古文艰深晦涩,现代社会鲜有人懂。
即便能够看懂古文,也只能知皮毛而已,深层含义容易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随便忽略。
古人说:“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若是能有一位领进门的师父,便不用苦恼读不懂这本《孙子兵法》了。
明德书院国学总裁班十二课之一——《孙子兵法与东方智慧》,邀请原国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薛国安教授开堂授课。
薛国安教授将为明德书院学员们分享《孙子兵法》中究竟蕴含着怎样的大谋略、大智慧?
这些智慧将如何帮助企业进行战略布局与商战谋略,从而帮助企业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除此之外,薛国安教授还将传授学员们如何将《孙子兵法》的“全胜思想”、“兵者诡道”、战略中的“形”与“势”等运用在企业管理之中,帮助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
《孙子兵法》这部被商界名流奉为圭臬的著作,即便是读懂皮毛也能游刃有余地在商海中游走,何况是深入研读。
不是他有未卜先知的通天本领,而是他们掌握了这个世界上的底层规律。
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圣人的智慧都拥有着“逆天改命”的能量。
读懂圣贤的智慧,翻阅认知的障碍,就能改写自己的命运。